【光明时评】传统文化何以引发青春共鸣
【光明时评】 作者:莫洁(媒体评论员) 开门见书,现场挥毫打招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3-06-19 10:46:28
(资料图片)
作者:莫洁(媒体评论员)
开门见“书”,现场挥毫打招呼“破冰”;用时间跨度两千年的书法故事串讲中国大历史;从古代著名碑帖中集字制成“名家点赞章”;将现场多人临写的《兰亭集序》采用技术活化拼合成独特的合写版……近日,央视总台传统文化精品节目上新,将聚光灯对准了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大会》甫一开播,诸多令人惊艳的巧心细节就溅起不小的水花。
过去几年,从诗词、典籍再到非遗、曲艺等等,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综艺节目持续俘获几乎各个年龄段的关注和喜爱。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毫不吝惜肯定与赞美,为这些节目打出超高评分,并多次将相关话题送上社交媒体热门话题榜。珠玉在前,人们对“大会”系列上新之作也抱有更高的期待,期待能在这一趟书法艺术之旅中,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和源远流长的汉字发展史,获得全新的体验和美的感受。
宣介传统文化的影视内容被热追,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当下年轻人中持续升温的传统文化热的一个侧面和缩影。近年来,在博物馆打卡成为人们旅游的优先级安排,“逛馆”甚至被评为新年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着传统服装自信地行走街头,俨然服饰新时尚;在短视频平台上,音乐戏曲、舞蹈杂技、古玩篆刻等也从来不缺少关注热值,更有同好组成各种兴趣小组,安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那份热爱……
仍有敬畏,但不再只是远观;仍存鉴赏门槛,但不再束之高阁。说来美妙,传统文化就这样融入更多年轻人的日常。虽然仍不同于古人的使用场景,但不妨碍人们从这种松弛与随性中,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审美愉悦与思想启发。
是什么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如此“燃”?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偏爱背后,正是坚定的文化自信。新一代年轻群体出生并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的时代,中国体量与声量的显著提升,增强了他们的向心力和认同感,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开放和包容。成长于全球化语境中的“平视一代”,于开放的信息环境和开阔的视野中,锻造了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他们能以更平和从容的心态面对各种文化之美,也更能“参透”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对国潮、国风的追逐,是要展现自我的审美品位和生活态度,更是彰显自我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也因此说,“国潮热”是经济现象,更是文化现象。
年轻人身体中的传统文化基因“被唤醒”,还因为他们走近并接触的传统文化是“活”的,换句话说,是经过各种现代化演绎和创新转化与创造的。沉浸式体验和时尚化表达的传统文化综艺节目、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博物馆“云游”、辐射品类愈加广泛的各种文创、文博机构的各种“奇妙夜”活化探索……每一次这样的创新尝试,都是传统与现代的一次碰撞与融通。审美元素是传统的,而演绎视角和趣味是现代的;精神内核和价值是传统的,其呼应的情绪与主题是当下的。历史融入当下,传统与现代共振,年轻人张开双臂拥抱传统文化,后者亦在这种创新创造中获得更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更令人欣喜的是,年轻人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忠实粉丝,受到传统文化滋养的他们亦是创新表达并传播传统文化的主力军。他们日益走近舞台中央,用他们的创新思维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他们的审美趣味和数字素养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演绎,为文化传承注入强劲活力。乐见这股文化传承中的力量不断壮大,乐见更多古韵现新生。期待青春共鸣激荡起更多的文化回响!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9日02版)
【光明时评】 作者:莫洁(媒体评论员) 开门见书,现场挥毫打招
大家好,小榜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nattaprojection,nattchanapa全
1、m和sub的区别一个是受虐狂,一个被动满足别人需求而来满足自己的需
大吨位多源动力矿车牵引系统打破国外垄断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发布了最新的十大品牌排行榜,此次排行榜是基于多维
1、按件收费收取(1)无财产争议:6000元-20000元之间;(2)法律文书
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州有哪些好大专,郑州大学是211还是985这个很
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今日正式推出证券时报记者吴少龙香港交易所将于6
北京时间6月16日,濮耐股份塞尔维亚工厂投产。重要合作伙伴比耶利奇表
本文内容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关于中国石油股票价格,以及中国石油股票价
你们好,最近小活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苹果手机腾讯视频缓存的视频
1、楚怀王熊槐(?-前296),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为楚威王之子,
很多人都说关羽要入川跟马超比武是虚张声势或者仗势欺人:有刘备撑腰张
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侯梦菲通讯员姜帆昌昊于芳菲图 受访单位供图“生
机收率达100%!全市小麦已收331 7万亩达9成半以上山东省小麦机收减损技